2023.02.22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信息技术实验室(ITL)通过引领国 家测量和标准基础,促进美国经济和公共福利。信息技术实验室通过开发测试、 测试方法、参考数据、概念证明实施和技术分析,以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产 使用。
查看详细
2023.02.22
零信任(Zero Trust,缩写 ZT)是一组不断演进的网络安全范式,它将网络防御的重心从静态的、基于网络的边界转移到了用户、设备和资源上。零信任架构(ZTA)使用零信任原则来规划企业基础设施和工作流。零信任取消了传统基于用户的物理或网络位置(即,相对公网的局域网)而授予用户帐户或者设备权限的隐式信任。认证和授权(用户和设备)是与企业资源建立会话之前执行的独立步骤。零信任顺应了企业网络发展的趋势:位于远程的用户和基于云的资产,这些资产都不位于企业拥有的网络边界内。零信任的重心在于保护资源,而不是网段,因为网络位置不再被视为资源安全与否的主要依据。本文档包含零信任架构(ZTA)的抽象定义,并给出了零信任可以改进企业总体信息技术安全状况的通用部署模型和使用案例。
查看详细
2023.02.22
该白皮书分析各种不同的数字资产钱包,和可能的风险与案例,对于如何开发和使用数字钱包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最佳实践,并且提出了数字钱包安全测试标准。
查看详细
2023.02.22
反洗钱是政府动用立法、司法力量,调动有关组织和商业机构对可能的洗钱活动予以识别,对有关款项予以处置,对相关机构和人士予以惩罚,从而达到阻止犯罪活动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全球来看,反洗钱是金融监管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查看详细
2023.02.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由公安部牵头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于2019年12月1日实施,等保2.0将等保1.0的被动式传统防御思路转变为主动式防御,覆盖工业控制系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为落实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云安全联盟提出的SDP软件定义边界是实施零信任安全架构的解决方案,SDP将基于传统静态边界的被动防御转化为基于动态边界的主动防御,与等保2.0的防御思路非常吻合,成为满足等保2.0合规要求的优选解决方案。
查看详细
2023.02.22
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重要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与现实意义,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游戏、保险、物联网等多个领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相比于普通程序而言,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不仅影响合约参与多方的公平性,还影响合约所管理的庞大数字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对智能合约的安全性及相关安全漏洞开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查看详细
本网站使用Cookies以使您获得最佳的体验。为了继续浏览本网站,您需同意我们对Cookies的使用。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Cookies的信息,或不希望当您使用网站时出现cookies,请阅读我们的Cookies声明隐私声明
全 部 接 受
拒 绝